“陳師傅,你家垃圾放混了。我教你一遍,你可要千萬記住了??!”4月13日清晨,在73歲老人陳海葉師傅的家門口,江東村書記陳積聰一邊把煙蒂從菜葉堆里揀出來,一邊給陳師傅“補課”,“果皮、菜葉是易腐垃圾,煙蒂是其他垃圾,要分開放?!?/p>
今年2月份以來,黨員、村干部上門指導垃圾分類,在江東村成為了一個新常態(tài)?!袄诸愒缇驮诖謇锿崎_了,但源頭分類一直是個難題。今年我們想破解難題,爭創(chuàng)市級垃圾分類示范村?!贝鍟涥惙e聰說,江東村由6個自然村合并而成,村民1560余人,要想人人都形成垃圾分類的意識,只能用最“笨”的方法——挨家挨戶上門指導。
要想每家每戶分得好,黨員干部就是決定因素。首先,江東村全體黨員干部積極做好分類行動的表率,從自身做起,無論在辦公室還是家里開展每日垃圾分類曬照打卡,培養(yǎng)垃圾分類的好習慣。其次,全體黨員干部做好宣傳,將全村垃圾桶進行分片聯戶,每位村干部、黨員和村民代表、網組成員各自認領自家周邊村民的分類垃圾桶三戶至十戶不等,最后通過鄉(xiāng)村釘每日對全村的垃圾分類進行檢查,每周評分,及時公開獎罰和曝光,每月定期張榜公開垃圾分類“明星戶”和“改進戶”,對分類正確的農戶,每月評選前十名發(fā)放物質獎勵,以激發(fā)大家的分類積極性。
垃圾分類工作成效好不好,重點看村民垃圾分類合格率。大洋鎮(zhèn)垃圾分類檢查組每月隨機檢查了4次,江東村95%以上的村民分類合格,取得了很大的實效,末端收集減輕了很大的壓力。
滴水穿石,非一日之功。垃圾分類重在制度落實,難點在推動群眾養(yǎng)成分類放置的行為習慣,關鍵在黨員干部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牢記肩頭的責任,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。黨員們率先進行分類處置,率先做好教育引導,影響帶動廣大群眾主動加入垃圾分類行列,讓綠色發(fā)展、低碳生活方式在大洋鎮(zhèn)蔚然成風。
(通訊員 鄢婷 林群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