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8日一早,一支20多人的隊伍出現在下包村和平自然村,他們忙著清理亂堆放,隊伍后頭,緊跟著一臺挖機和兩臺拖拉機,一路協(xié)助。
這是乾潭鎮(zhèn)下包村為推進“三化”行動,早日摘掉“后進村”而開展的集中整治攻堅戰(zhàn)。當天,下包村聯村干部就帶著村兩委、部分黨員、網格員,挨家挨戶勸導、搬運亂堆放雜物、清理綠化帶垃圾,干得熱火朝天。短短一個上午時間,沿著長和線的母子嶺自然村已被清理到位,一車又一車的雜物被清運出去。
走進前陵村,家家戶戶房前屋后、庭院門口、道路兩側、小河邊、山腳下一垛或幾垛的柴火碼放得整整齊齊,一堆堆粗細、長短不同的柴火在村民的精心設計下呈現多樣的韻律、節(jié)奏和圖案,呈現濃郁的鄉(xiāng)土生活韻味和淳樸的藝術氣息。如今的前陵早已脫掉了“臟亂差”、“落后村”的帽子,在村兩委的指導下,村民們就地取材,破缸舊罐、舊物茅草、竹筒木箱都變廢為寶,村里農家人變成“藝術家”,農家庭院變成創(chuàng)意家園。
農村房前屋后堆積物臟、亂、差被公認是“三化”中的頑疾、長效管理中的“瓶頸”,雜物亂堆亂放屢見不鮮。在“沛市經驗”發(fā)源地沛市村,村書記葛雪東帶領村兩委和部分黨員群眾挨家挨戶發(fā)放整改通知書,將農戶存在的庭院衛(wèi)生死角、房前屋后堆積物、生活垃圾等存在的問題一一點名,明確整改驗收時間,同時還積極宣傳美麗庭院示范戶的標準,動員全村農戶爭當三化行動的推動者和環(huán)境整治的維護者。
自全市“三化”工作部署以來,乾潭鎮(zhèn)查盲點、抓重點、攻難點、補弱點,鎮(zhèn)村干部地毯式清理,定時巡邏督查,防止環(huán)境問題“回潮”。通過“三化”行動,該鎮(zhèn)帶動了更多農村家庭參與到鄉(xiāng)村振興文明行動來,共建共享更有個性、更講品位、更具活力、更富魅力的生態(tài)宜居鄉(xiāng)村。
(通訊員 陳芳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