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1日晚,童家村在澄源文化禮堂開展“垃圾分類培訓會”。
高溫天氣雖至傍晚仍暑氣難消,村民們的參會熱情不減,紛紛主動前來參加培訓。村工作人員祝偉忠針對垃圾分類工作,對童家村民們這兩年來的配合表示由衷的感謝,并就垃圾分類知識作了細致的講解。
一、首先,向村民解釋為什么要進行垃圾分類。早在2016年,習總書記便提出要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。這既是頂格的政治任務,又是一項民生福祉,為綠色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作出貢獻;巨大的環(huán)境壓力和嚴重的資源浪費使得垃圾分類的推行勢在必行。
二、重點闡明垃圾分類如何分。我市垃圾分類硬件設施按照“四分類”統(tǒng)一進行了分類設施規(guī)范設置。以生活中常見的各種垃圾為例,教村民們區(qū)分什么是易腐垃圾、有害垃圾、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,加深村民對垃圾分類的概念。
三、垃圾分類如何管。教村民以四分法區(qū)分不同垃圾以外,要對四分法所對應的顏色標識熟記于心,同時告知村民上門收垃圾的時間,讓村民注意及時處理好垃圾,保持自家門前垃圾桶的整潔。
本次培訓,旨在提高村民環(huán)境保護意識,養(yǎng)成良好的衛(wèi)生習慣,垃圾分類從“要我分”向“我要分”轉變,提升村民的主觀能動性,為建設美麗鄉(xiāng)村增添助力。
(通訊員:蔣雅倩)
